《中小型自来水厂改造设计原则》全文共443个字,预计阅读时长2分钟。主要讲述:1、水源为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中Ⅰ、Ⅱ类水体,因水厂工艺或设施原因造成供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(菌落总数等)、消毒剂指标(余氯等)和感官性状指标(浑浊度等)不能达标的,应完善常规工艺、设施或进行水处...
1、水源为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中Ⅰ、Ⅱ类水体,因水厂工艺或设施原因造成供水水质的微生物指标(菌落总数等)、消毒剂指标(余氯等)和感官性状指标(浑浊度等)不能达标的,应完善常规工艺、设施或进行水处理设备的改造或更换。
2、水源为存在有机污染的、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中Ⅲ类水体(包括部分季节性污染的Ⅳ类水体),一般应采用强化常规工艺,对于有机物、臭味等水质指标不能达标的,应增设预处理或深度处理工艺。
3、水源有机物或氨氮污染严重,超过《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》中Ⅲ类水体的相关要求的,应综合采用预处理、强化常规和深度处理等技术措施。
4、源水铁、锰超过《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》Ⅲ类水质的自来水厂,应设置或完善除铁除锰设施或选择功能性更强的TH-YYA一体化净水设备解决水质问题。
5、水源氯化物、总硬度、硝酸盐、硫酸盐超标时,宜先选择替代水源的解决方案,无法更换水源时,经综合比较采取特殊处理措施,考虑用滤膜处理工艺解决。
6、对于水源存在某种特定污染物质的,应根据污染物去除特性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。